【就业典型经验分享】李润易:胸怀激情培桃李,坚守实践展青春

发布者:招生与就业工作处、创新创业学院发布时间:2025-04-02浏览次数:10

李润易,男,湖北荆州人,湖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优秀毕业生。在校期间曾任化学实验社社长、院学生会学术部部长,连续三年获校级一等奖学金,荣获“优秀学生干部”“实验技能大赛金奖”等称号。2024年通过校招考试入职钟祥市旧口高级中学,担任高一化学教师兼班主任,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创新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。

心怀热忱,扎根教育

李润易自幼对化学充满兴趣,大学期间便立志将学科魅力传递给学生。他积极参与教育实践,主动担任中学化学竞赛辅导志愿者,累计辅导学生超50人次,并助力3人荣获省级奖项。为精进教学能力,他深入研读《中学化学教学法》等专著,旁听名师课堂累计200余课时,更设计出“趣味化学实验”系列微课,荣获校级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。

 “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,更是点燃求知欲。”这一理念贯穿他的职业追求。他擅长将生活现象与化学原理巧妙融合,如以“可乐与薄荷糖反应”实验生动诠释气体生成原理,使课堂妙趣横生,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。

脚踏实地,厚积薄发

在校期间,李润易始终以“双肩挑”的姿态平衡学业与实践。作为化学实验社的领航者,他精心策划并组织了“化学开放日”活动,亲自带领社员们巧妙设计了30多个趣味科普实验,成功吸引了超过500名学生的热情参与。在担任学术部部长期间,他匠心独运地策划了“名师讲堂”系列活动,诚邀10位中学界的名师莅临,慷慨分享宝贵的教学经验,为师范生精心搭建了一个实践与交流的宝贵平台。

凭借优异表现,他连续三年蝉联专业第一,发表《中学化学实验安全教育策略》等2篇论文,获“湖北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”三等奖。毕业时,他以综合排名全院前5%的成绩获评“湖北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”。

笃行致远,躬耕教坛

2024年入职后,李润易迅速适应教师角色。他主动请缨,挑起了高一(3)班班主任的重担,在军训期间与学生同甘共苦,并肩训练,还通过“每日心灵日记”这一独特方式,细心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,有效帮助新生缓解了初入高中的焦虑情绪。开学首月,班级获“纪律模范班”称号。

教学上,他负责3个班级的化学课程,创新采用“分层任务单”模式,针对学情设计基础、拓展、探究三类习题,学生及格率同比提升20%。在钟祥市首次联考中,所带班级化学平均分位列年级第二,2名学生跻身全市前十。此外,他主导成立“化学科创小组”,指导学生完成“家庭废水净化装置”项目,获市级科技创新大赛优秀奖。

就业经验自述

(一)明确目标,精准择岗。教师招聘需结合地域待遇与个人发展。例如,武汉薪资诱人但竞争激烈,县城岗位稳定但需权衡交通便利度。建议提前关注目标地区教育局公众号,加入“湖北教师招聘交流群”获取实时信息。若追求编制,可优先选择校招,其竞争压力小于社招。

(二)笔试:专业为王,真题为刃。重点复习学科知识,尤其近年高考题。因未重视新课标题型,我在黄石一次校招笔试中遗憾落败。后专攻近五年高考真题,梳理高频考点,最终在钟祥校招笔试中取得专业第一。

(三)面试:形式创新,细节制胜

1.内容设计:备课时结合生活实例,如“84消毒液与洁厕灵的反应”来阐释氧化还原,提升课堂趣味。

2.表现力:模拟无生试讲时,加入走动、手势互动,声音洪亮富有激情。一次面试中,我因生动展示‘钠与水反应’实验,赢得了考官的最高评分。

3.复盘优化:每次面试后记录考官反馈,针对性调整教态与语言节奏。

(四)心态:广撒网,稳兜底。求职初期,我投递了20多家单位,历经5次挫败后,选择某县中编制岗位作为保底,心态调整后,在钟祥校招中竟超常发挥。

(五)实地考察,避“踩坑”。曾入职某校后发现周边配套极差,两个月后辞职。教训:签约前务必实地走访,考察学校环境、通勤便利性及生活成本。

从青涩师范生到站稳讲台的青年教师,李润易以热爱为舟,以勤勉为桨,在教育的星河中逐光而行。他始终坚信:“教育是师生共赴的成长之旅,唯有脚踏实地,方能育见未来。”



联系电话

招生办公室0714-6575861、6575862、6575863、6579901、6579902

就业办公室0714-6576009

创新创业办公室0714-6576227

处办公室0714-6576539

通讯地址

湖北省黄石市磁湖路11号

招生与就业工作处、创新创业学院